潢川县仁和中心校亚港小学开展三月教研活动
教育动态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亚港小学的校园中也绽放着教研之花。本月,学校各学科组分别开展了丰富多彩且极具意义的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3月6日,阳光正好,仁和中心校教研员杨玲玲来到学校推门听课并指导教研工作。夏文启老师率先带领一年级孩子们走进课文《我多想去看看》。这节课符合新课标理念,设置学习活动,驱动学生不断思考,特别是课堂活动,几个活动环环相扣,一步一个阶梯,构思非常巧妙,引领学生不断在学习中摘得学习成果。
紧接着,张有凤老师在二年级的课堂教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本节课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在张老师的引导下,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仁和中心校教研员杨玲玲指导教研工作
夏文启老师达标课《我多想去看看》
张有凤老师达标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3月13日,夏文启老师和张有凤老师带来提升课。这两节课相比于达标课,两位老师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和解读更加精准,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课后练习题为抓手,挖掘出文本中的各个教学要素进行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两个班学生习惯非常好,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
夏文启老师提升课《我多想去看看》
张有凤老师提升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3月20日,我校举行信息融合课评比,其中语文学科2人,数学学科2人,英语学科1人。
首先由郭芷欣老师讲授《平均数》。整节课教师准备的非常充分,课件精美,教学环节设置巧妙,而且教学活动安排的丰富多彩,每个环节都过渡自然,课堂氛围也十分活跃且和谐,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课便是由董波老师带来《从军行》的信息融合课。本节课在时间分配上展现出高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师精心规划了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确保了导入、讲授新知、学生活动、总结反馈等各个部分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彭文博老师的《赵州桥》,重点突出,难点巧妙突破,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精准到位。在讲解课程关键知识点时,不仅深入剖析理论,还结合大量生活实例,让复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
紧接着是胡争争老师的《Learningbetter》,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始终渗透德育和人文主义的思想。教师英语素质优秀,时时体现出英语教学的新思想和新理念,牢牢把握了英语学习的本质——用中学。
最后由朱少华老师讲授《简单的加减法》,本节课教师能紧扣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和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教学环节清晰,层层递进。教师注重学生参与,通过"开火车""你说我算"等游戏激发兴趣,课堂氛围活跃。
郭芷欣老师讲授《平均数》
董波老师讲授《从军行》
彭文博老师讲授《赵州桥》
胡争争老师讲授《Learningbetter》
朱少华老师讲授《简单的加减法》
3月27日,彭文博老师讲授优质课《赵州桥》。本节课教师紧扣说明文特点,通过图文结合、视频资料等方式,生动展现了赵州桥的雄伟与精巧,帮助学生理解其设计特点和历史价值。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如“世界闻名”“创举”),分析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彭文博老师优质课《赵州桥》
评课环节,各组的老师们积极发言,对公开课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价,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语文组公开课教研
信息融合课集体评课
优质课集体评课
此次三月教研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展示教学风采的舞台,也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会。通过备课、上课、评课等一系列环节,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专业素养得到了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亚港小学的教师们将继续以教研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让教育之花在校园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仁和中心校亚港小学:黄子菊